苏州小巷里最国际的学校

苏州小巷里最国际的学校

新闻中心

为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合课程模式,开设“融合课程实验班”,这是苏州较早纳入计划内招生的国际课程实验班。

红色课程|“孟晚舟事件”对于创新型思政课堂的启示

1.jpg

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在回国的飞机上,孟晚舟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她在朋友圈写道“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是的,在祖国强大的后盾下,孟晚舟坚持了下来,最后终于释放回家了,她的安全回国消息,振奋了亿万中华儿女,也让每一个人再次感觉到祖国的强大!这篇朋友圈里的千字文,是历经磨难后深情的告白,是爱国主义的号角,是祖国强大生动的写照。

“孟晚舟事件”对于创新型思政课的启示

   孟晚舟女士的坚毅、勇敢、赤忱是每个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对于教育者而言,这都是极其珍贵的教材,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为了让思政课的内容愈加丰富生动,贴近时代的脉搏,让学生们牢记“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我校的特色思政课一直在创新实践中发展。

1园林中的“沉浸式”思政课

  在上学期,我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学校党委王君副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将思政课堂搬进园林中,给同学们体验了一场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我校文科二支部书记周振威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了苏州革命史,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使得同学们仿佛回到了苏州地区革命斗争的年代,看到了苏州在民族抗争求存的大形势下也在经历的一次次革命洗礼。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300.jpg

2革命博物馆中“有温度”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堂不仅可以以讲授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坚持守正创新,变得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课程中心组织了全体师生前往苏州革命博物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重温了苏州人民走过的10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史,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理想信念,拥有家国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306.jpg

3后疫情时代下的线上思政大讲堂

     在这学期开学前,班主任就在家长群中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百万学子齐宣誓”线上专题活动,书写《强国有我 铿锵誓言》、拍摄《强国有我 镜显初心》合影以及《强国有我 以行践言》视频。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312.jpg

     开学第一天的全校师生集中收看2021《开学第一课》,该创新型思政课以“信念”、“本领”、“担当”为主题的三个篇章,分享身边的榜样、特殊人物的家国故事,突出当代青年展现的责任担当和青春力量的接力传承,鼓舞青少年勇当追梦人。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各班级开展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班会课,让广大同学对《开学第一课》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感受。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317.png

“我们生活在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的中国,我们有多彩的童年,我们有青春的梦想,我们有美丽的人生,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希望同学们永远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任......"戴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对于全体学生的新学期寄语仍萦绕耳畔。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322.jpg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高中是树立人身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要让思政课“活”起来,让思政教学更接地气,构建具有特色的思政课育人体系,让教师讲课有真情,学生学习入脑、入心、入魂,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融合课程探索的实践者,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也将在创新型思政课上持续探索,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创新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