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巷里最国际的学校

苏州小巷里最国际的学校

新闻中心

为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合课程模式,开设“融合课程实验班”,这是苏州较早纳入计划内招生的国际课程实验班。

速看!应届初三学子应该注意的时间点,它与安全复学一样重要!

首图.jpg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今天是个好日子,

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早晨教室黑板上刚写下:距离高考倒计时68天!中午新闻报道: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瞬间高考倒计时98天!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为自他们的最后冲刺又争取多一点时间!


昨日,苏州市初三、高三的学生已全面复学,同时苏州市考试院发布《苏教考院〔2020〕2号 关于做好苏州市2020年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的通知》,对调整后的苏州市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2020年中考报名相关事宜进行通知。


此次中考报名工作将于4月13日开启,全部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


应届初中毕业生报名
  •   招生对象    

    具有苏州市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初中校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修业)


  •    报名途径     

    由学校组织集体报名,全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    报名时间     

    2020年4月13-4月15日


  •    确认时间     

    2020年4月15日-4月17日


  •   报名表提交    

    学校于2020年4月20日将签字后的报名确认表交至苏州市教育考试院中招成招处


  •    收费标准     

    报名费12元,文化考试(含体育)费每门9元(根据苏教材〔2005〕27号 、苏财综字〔2005〕27号、苏价费〔2005〕110号规定执行),各类考试和其他服务性收费共计75元,由学校统一收取后交苏州市教育考试院


往届生、应届返苏生报名

往届生和应届返苏生现场报名现分为网上提交材料后台审核审核通过后网上报名


  •    材料提交     

    考生于2020年4月13日-14日通过苏州市教育考试院官网“www.szjyksy.com”或微信公众号“苏州招考”上公布的“往届生和应届返苏生报名资格核审提交系统”统一提交材料。


    考生在往届生和应届返苏生报名资格审核统一提交信息之前准备好如下电子材料:

(1)一寸电子证件照(5MB以内)


(2)考生于A4纸上手写以下承诺并拍照(20MB以内)

本人承诺户口在苏州市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内,如事实与公安查询结果不一致,自动取消报名资格,(本人签名加身份证号码和监护人签名加身份证号码)


(3)往届生准备初中毕业证书电子稿,应届返苏生准备学籍卡电子稿(20MB以内)。学籍卡可向学籍所在学校(苏州大市范围内)索取复印件并盖章。


以上图片及文稿均只支持:Jpg、Jpeg、Png、Gif、Bmp、Psd、Tif


  •    材料审核     

    苏州市教育局考试院于2020年4月15日对成功提交审核材料的考试进行报名资格审核。


  •    网上报名     

    2020年4月16日考生可通过苏州市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查询报名资格审核情况,如审核通过,将提供网上报名准考证号和初始密码,即可网上报名。


    往届生、应届返苏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4月16日-4月17日24时


  •    报名费用     

    报名费75元待通知领取准考证时一并收取。


作为苏州首个纳入中招计划的国际课程项目,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严格按照苏州市教育局招生统一要求,招收优秀苏城学子,期待在这个秋天,我们相聚百年三中,也预祝每一位学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具体招生详情看文末)



应届毕业生已复学,其他学子复学还远吗?为了平安结束战役,顺利开学复课,也为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以下这些注意事项请各位家长一定熟知


出入校门须知


入校

  • 师生员工入校(含开车进入、接送)前须经体温检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 非本校人员,非经允许不得进入。

  • 师生若不能到校上班上课,主动报告说明事由。


出校

  • 中午放学,学生不得出校。

  • 下午放学,做好体温检测。


校离校途中,谨记交通规则和路途安全。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需乘坐,务必做好安全防护。


学生自主管理


1、了解防控信息。多途径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不信谣,不传谣,讲文明,重自律。


2、测报个人情况。每天出门上学前测量体温,记录活动轨迹,及时上报,到校后接受各项管理措施。


3、重视个人防护。错时错峰上下学、上课、用餐和休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交通及防护安全;食堂采取分批次班级就餐,疫情防控期间家长不送餐;教室、寝室注意通风透气,勤洗手,常消毒,与他人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4、严禁聚集活动。若非教学需要,禁止串门、串班、串楼等现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