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有温度的教育?
是满怀真诚与责任
是装着初心与理想
是拥有共情的能力
与学生们并肩作战
在苏州的一条小巷子内
就藏着那么一位教育带头人:
他温文儒雅,低调亲和
却用一支真情之笔
写下了育人者的血肉之情
他就是
苏州三中的“灵魂人物”
苏州市第三中学校长 戴永
“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这是我们对戴校的第一印象,在提及课程中心之时,他的眼里满是星光,那是一种从心底里发出的自豪之感,而当我们与其深入交谈之后,才明白一所学校能够遇上一名拥有远见的领导,是多么重要。
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素有“巷子里的明珠”之美誉,TA坐拥园林之景,却最具国际范儿,在两位带头人的引领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行——
首届学子100%进入美国TOP40
今年更斩获5份美国前30大学offer
仅第二届升学成果就已经狂斩5份美国TOP30大学offer,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战绩。课程中心是留学圈少有的愿意踏踏实实做教育的学校,今天,面对那满树硕果,戴校也是满怀欣慰与感动。
课程中心成立短短几年
其步子究竟为何迈的又稳又快?
相比于其他公办学校国际部,
课程中心又凭什么拔得头筹?
我们之前也写过不少关于课程中心的文章——
🔷 既有中美融合班的2+1精准化培养模式,入学即获中美双学籍,以加州汇点高中学子身份申请美国一流名校;
🔷 又有A-Level融合班的“英国牛剑录取名校(7年保持全英A-Level成绩第一)”助阵,学生们享受“半个本地考生”的待遇……
显然,课程中心提供给学生们的资源是相当于优质的,但在戴校看来,背景强硬仅是学校众多亮点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融合:“国家教育部早就提出了不能抛弃中国课程而全盘引进国际课程的教育观念,我们对此表示十分认可,并率先践行了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
戴校认为: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扎实的,作为中国人,本就存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教育者们更应该汲取传统课程的精髓,来夯实学生的学术基础。
为打好学生们的学术功底,培养他们成为勇于担当、自强自律的栋梁之才,课程中心最先纳入中招计划,以苏州百年老校、四星级高中苏州三中为依托,将学生们浸润在三中浓郁的学术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习惯。
同时,苏州三中还派遣了一批最顶尖的体制内教师在课程中心执教,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下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既有独属于中国学子的真实力,又能够在海外先进教育的洗礼下与世界接轨,这才是融合教育的意义所在!比起那些空喊个口号、空炒个概念的“抽象派”学校,课程中心是真的在“握紧拳头干实事”。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校长总是“严肃”的代名词:威风凛凛、不苟言笑、高高在上……但在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执行校长 夏伟的身上,却完全看不到这些“标签”。
小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没架子、接地气的校长,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夏校始终在顾及我们的感受。
他特别像寒风中的一杯热奶茶,总是能暖到你内心最深之处,想必,这杯总是想他人所想的“奶茶”也一定会暖到学生的心坎里了吧!
而就是这么一个拒绝“端架子”的领导人
却拥有着运筹帷幄的大格局——
国际教育,讲求“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可这却是大多资源匮乏的公办学校国际班的一大软肋。在没接触课程中心之前,我们也认为TA在这方面与其他国际部并无二异,直到我亲身走进了学校大门、接触了这里的学生。
课程中心的实践课程统统是基于孩子的个性所开展的,比如——
🔷 利用地理优势,组织学生担任苏州博物馆双语解说员,传播苏州吴文化(可持证上岗);
🔷 创建西藏公益项目,联合兄弟校对藏区学子进行对口帮扶;
🔷 开设艺术课程,包括绘画、建模、设计等等方面,带领学生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
在充分重视民办国际学校所忽略的基础教育的同时,又特别给予了学生公办学校国际班所缺少的资源与平台,瞧!这不又是一种新型融合么!
遇见课程中心,夏校始终认为那是自己的幸运。学校从初有雏形到羽翼渐丰这5年间,夏校一直都在。课程中心于他而言,更像是知己至交,他们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理想与期盼。
作为一名真正有格局、有情怀的教育者,夏校从来都不想站上顶端俯瞰一切,而是希望成为更有作用、更有意义的“领航人”,带领更多中国学子走出国门,成为课程中心的骄傲,甚至成为祖国的骄傲。
这是他的志向,他也坚信,这亦是TA的志向!
高中生涯,不过区区三四年间,校园里的教育者们要度过一个又一个教育轮回,难免会只顾当下那“一阵子”。近年来,留学生心理问题频发,诚然这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讨论——
很多所谓的教育人在批判“温室里的花朵”的同时,是不是也正在培养“温室里的花朵”?
课程中心很早就开始重视起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于是在学生的成长路上,还特别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温暖与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