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
课程中心的高三学子Kristoff
拿到了令人艳羡的大学Offer,
小伙伴们无一不投来羡慕的眼光。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正如Kristoff Cao自己所说的,
三年前与现在的他,
犹如脱胎换骨。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kristoff在三中三年的高光时刻,
也让我们听听他成绩取得背后的故事。
Kristoff Cao于201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园区校,目前就读于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中美班。2019年获评校级三好学生,同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学生干部,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在被众多国际学校录取的情况下,仍选择三中中美融合课程?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尽管这在当时是个崭新的国际课程,但是我在三中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了温暖,鼓励和创新式的国际教育,更是被其 “中美融合,脚踩东西文化”的使命所深深吸引。尽管这里的教学设施也许没法和别的豪华的国际学校相比,但是美式的鼓励教育氛围和中式扎实的基础学科教育的结合体帮助我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成功的突破自我从而完成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情。
——Kristoff Cao
初见课程中心两年前的中考由于自己的偏科致使他未能考出理想成绩,刚来三中,这位少年还未完全从中考的失利中走出。但是来到融合课程中心之后,任课老师们的关心,班主任“云姨”的积极乐观,外教们的风趣幽默,食堂阿姨的和蔼可亲,这些都让这位少年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学习上,进入中美融合课程实验班后,借助美高课程因材施教,选课走班的特点,他凭借自身英语的优势快速适应课程中心的教学体系,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解决了绝大多数的偏科问题,在学业上突飞猛进。托福首战104分,同时在2019年AP微观经济学考试中取得5分的成绩,此外,他的GPA也一直保持在4.3。利用对AP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深入研究,Kristoff参加了2019年的NEC全美经济学挑战赛并把队伍代入了中国赛。
"来到中美融合班后,我发现这里有着非常独特的课程设置。不同于普高的课堂,40多个人挤在一个大教室内上同样的课程,中美班采取了美式的走班选课制度,同一时间有几门不同的课在不同的教室进行,这样每门课都力争做到小班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同学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学术能力相对自由地选择AP课程和其他美方课程。然而走班选课制并不意味着摒弃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中美班需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来获得高中文凭,每天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全班集中在一起参加国内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事实证明扎实的国内高中教育为我们在大学难度的AP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课余的时间,在与同学与老师的相处中,他也是同学们的好伙伴,老师眼中的好班长。在碰到同学们有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他也是热心帮忙,因此他在班上的人缘很好。在老师眼中,他是负责任的班长,会主动帮助任教老师进行简单的作业批改及默写。
“两年的时光非常的短暂,但这两年充实而丰富的学习生活让这两年注定成就了我人生的第一次蜕变。在我两年中很幸运遇到了一群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其中有被我们一直打趣的'伟哥'夏校长,有教学一丝不苟又胸怀融合式教育的各位普高老师,还有那个自诩‘most handsome’的经济学老师Daniel和满肚子英式冷笑话却又操着满口流利中文的Tim,也当然不会忘了每天都活蹦乱跳不断追寻自己人生'律动'的班主任吴洁云老师”。
学习、活动、竞赛一个都不落下。由于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学校把每周的社会实践课搬到苏州市博物馆,而本身对于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的Kristoff在听过升学指导老师的介绍后,主动招募学生,定期与博物馆的小钟老师沟通对接培训事宜。一群同学在他的积极动员下,成为了吴文化传播的小使者,每周认真准备演讲稿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练习面部表情管理、讲解仪态等等。大家在深入挖掘历史故事的同时,领悟历史文化魅力,并且励志以后将其传播海外。
“在中美融合课程部的学习生活与普通高中枯燥的刷题备考模式截然不同。在这里我们除了必修课之外,秉承着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不断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学术类和非学术类,拓宽我们自己的眼界,充分利用有限但是精致的资源。最有含金量的课外活动就是'苏州博物馆志愿讲解员项目'。参与者需要接受苏州博物馆的讲解员培训,负责为散客讲解两件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珍珠舍利宝幢和越窑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带着对历史研究的强烈热情,我从高一起开始参加这个项目,培训一年后担任此项目的负责人带领新生参加培训和负责与博物馆的联络事务。在接触一手史料的情况下我对自己家乡的古代文化,社会,经济,乃至艺术发展史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不仅组织了苏博志愿者的社团活动,在戏剧艺术上Kristoff也表现突出。在加入三三话剧社的日子里,他担任了后台的工作,虽然不是主演,但也丝毫没有懈怠,从布置背景、制作PPT、打灯光放音效,配合演员的工作都需要后台来完成。
而加入话剧社的日子以来,也让Kristoff锻炼了很多,在和整个团队一起参加了三话比赛后,感触很多:“刚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三下五除二地就和搭档查找图片作为合适的背景,再根据演员需要插入音频。本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了,可在第一次审核过程中我的初稿就被驳回了——我没有仔细阅读剧本,从而设定了与主人公心情和性格不符合的场景以及音频,使得整个剧组在没有合适背景下排练,导致其效果大打折扣。在重新制作的过程中,我仔细阅了剧本并揣摩了主要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心情,修改了之前不合适的背景。在插播音频和配乐方面我也花了大量时间,积极和剧组中的演员,导演讨论,让我自己更加充分地了解角色,从而敲定配乐,音频的时长和感情基调”。
热爱体育是每个男孩子的天性,Kristoff也不例外,“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应该是对他的最好诠释。在运动会上,在皮划艇活动中,在篮球比赛场上,总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高一他代表苏州市第三中学参加苏州市中学生皮划艇大赛并斩获高中组第6名;在三中校园“三对三篮球”争霸赛中带领中美无悬念夺冠;高二带头积极组建一支属于融合课程中心的篮球队,作为队长带队参加“国际学校菁英赛”并斩获季军,同年在汇点(中国)校区篮球交流赛中力克上海和南京汇点帮助学校夺冠,并当选系列赛MVP。
在课程中心,他感受到了与普通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在这里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课后实践活动和竞赛机会,自闭症社团、克罗恩病研究、物理碗、AMC全美数学竞赛、戏剧等等。中美的多元性也让三中变为名副其实的“小巷里最国际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