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苏州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小使者 云外交” 国际理解教育主题作品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与美国加州汇点学校的同学组成的2支队伍,在苏州市中小学148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优秀学术奖和优秀视频奖!
我校积极响应了活动号召,在三中国交处和三中融合课程中心领导的协调下,樊骏鸿、钟一帆、张千波和李博旸4位同学与美国加州汇点学校的同学组成了两个学习小组,开启了持续了近两个月的云外交模式。
在和加州同学充分讨论后,学术组的李同学和樊同学确认了写作的主题,并且提供了各自居住地提供的垃圾分类宣传材料供加州的同学阅读,使大家初步了解了中美两国的垃圾分类现状。并且针对两国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并且在GoogleDocs上面使用英语共同撰写了调查报告投放,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最终形成报告。
学术组的同学们各司其职,明确分工,报告中所包含的了解到的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总结建议均是多次沟通、多方调研,大量查阅资料的成果。
生活垃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日益增长。据有关媒体报道,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在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 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可以想像,如此大规模的生活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还会成为危害自然的罪魁祸首。
连线记录
在本次活动中,视频组的同学结合中美两国的垃圾处理现状,进行细致的研究,力求准确的体现两国垃圾处理的现状。从前期的文案规划和素材的拍摄、搜集到后期的剪辑配音以及字幕的制作,两位同学一直坚持。持与美国加州汇点学校的组员们积极沟通,精益求精,力争将作品修改完善。
活动收获
本次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围 绕“绿色家园”环保主题开展,参与学生通过“3R”Reuse, Reduce 和 Recycle 三个维度,从疫情后的公共卫生,垃圾 分类的实践探索,海洋、森林及濒危物种保护,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开展跨文化研究学习。这次成绩取得的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与督促,陈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见证了作品的诞生同时也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对此,陈老师也有很多的感触:
“在本次【小使者 云外交】的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中,学生初步尝试了跨文化研究性学习这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整个自主活动中,四位高二中美融合中心的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了他们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次活动让他们有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性和使命感”。
——苏州三中国交处副主任 陈莉老师
在升旗仪式上,高二中美班李博旸同学作为获奖代表上台发言。
苏州三中戴永校长为融合课程中心获奖的两组学生颁奖并且合影留念。
(李博旸同学的发言稿)
此次活动顺应目前疫情防控要求趋势,不仅给学生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了开展跨地域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助力了我校与境外友好学校间的深度交流。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苏州三中融合课程中心的同学们能够在团队协作、人际沟通以及对于国际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